欧元与人民币的汇兑
截至2013年1月15日,1欧元可兑8.2903元人民币,较2012年6月升值6%。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欧元区受到欧债问题影响,一直是起伏不定,但多个国家的企业景气指数好于预期,推升欧元一度持续上涨,并使欧元摆脱了从2008年5月开始的下跌通道,而欧洲央行的决议无疑是市场最大焦点,其结果也并未令市场失望,导致欧元出现强势逆袭破位上涨,很多投行等市场投资者纷纷调转话锋,大幅看涨欧元后市。良好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标债结果,也为欧元走势奠定了利好氛围。银行理财师认为,欧元区国家的基准利率已接近于零,而经济增长率则为负数,因而,欧元区的基本面环境仍然疲软,预计欧元汇价将保持波动区间内,后市仍有进一步上涨可能。若市民急用欧元,建议多买一些;若后期才会使用欧元,可暂时持币投资其他增值渠道,待欧元再次波动时出手。
2014年9月29日,经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欧元直接汇率,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人民币与欧元在双边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银行对此积极支持。
欧洲央行宣布开启量化宽松政策,受此消息刺激,欧元汇率下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7] 2015年1月23日是,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6.979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09个基点,一举跌破“7”整数关口,再次刷新汇改以来新低。
从2014年5月起,欧元对人民币持续处于下行通道,[5] 未来市场预期欧元还将持续走低。记者梳理发现,以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例,自2013年5月7日攀升至8.5756元的近期高位后,欧元一路向下持续走贬,截至2014年5月已跌至6.9795元,这意味着8个多月来的跌幅近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