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或许没有想到欧洲各国对于美国的配合度如此之高,西方经济制裁覆盖面如此广泛。随着俄罗斯近半数的外汇储备被冻结,其第一道金融防线逐渐瓦解。有分析师建议通过中国出售美国国债来购入俄罗斯大宗商品挽救当前局势。但不管如何,将外汇储备作为金融防御工具在这一次的经济制裁中显现出了其弊端。未来各国购入外汇或许将不再仅看重其贸易和金融作用,安全和地缘政治会更多地被纳入考量。而更为极端的情况是,各国在未来也许将放弃外汇储备,转而寻求更为封闭独立的经济防御方式。
外汇储备能否不受制裁影响?
对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而言,俄乌战争将和亚洲金融危机一样具塑造作用
加密货币投资者有时候会用“脚下抽毯”(rugged)来形容加密货币的开发者连同配置在上面的资本一并消失时的感受。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也许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对此感同身受。然而,几乎在俄罗斯刚一入侵乌克兰,美国和欧洲各国政府就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资产。随着其他国家跟进,俄罗斯的第一道金融防线被击破。俄政府表示,其6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现有3000亿美元被冻结。
全球总值1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管理者是个保守的群体。它们最关心的是流动性和安全性,基本不考虑利润。这样的想法大多是在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当时由于资本大量外流,汇率崩盘。从中得到的教训是,外汇储备要充足且具有流动性。
眼看着俄罗斯外汇储备有一大块动弹不得,很可能会产生同样的塑造作用,即使对那些并没有即刻与金融超级大国决裂的风险的国家也一样。对管理着中国3.4万亿美元储备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就更是如此。分别拥有6320亿美元和4410亿美元储备的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可能也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